不遠處,幾個光著腳丫、扎著小辮子的贊比亞孩童跑著笑著,突然在一輛小推車前面停了下來。
“叔叔,你們在干什么呀?”
“拉石子啊!”
“拉石子干什么呢?”
“鋪在管溝下面,埋管線呢。”
“埋管線?”
……
“我敲開了2400戶居民的大門”
寬窄不一的巷子,風格各異的房屋,聚集著形形色色的居民,要說卡翁達區每條巷子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基本上每家門前屋后都有一條污水橫流的小溝,旁邊是肆意散落的垃圾和嗡嗡作響的蚊蠅。
“老舊的污水處理管網多處破裂,而且原先的管線缺乏系統的設計,污水處理水平也有限。”項目經理田長連介紹道:“所以現在贊比亞稅務局要加強對污水處理的統籌規劃,對原有的管線進行修復升級。”
盧薩卡環境衛生項目位于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市內,主要對馬泰羅、卡翁達區進行污水管網修復和升級,施工內容包括管線施工約25萬米、混凝土檢查井1.5萬個,占地600平方的四座泵站及其他附屬設施等。
“項目戰線較長,管線規劃穿越人口密集的居民區、淤泥遍布的古河床、積水嚴重的老河道、地勢起伏的山坡等。”現場經理代可銀指著墻上的施工布置圖介紹道:“特別是64區,地下管網豐富,2016年霍亂肆虐,當地政府臨時新增自來水數條,多處與我們的設計線路重合或者交叉,這給后來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盧薩卡市人口近年來顯著增長,最近的人口普查顯示,過去十年增長率為4.6%。而項目64區位于盧薩卡東部的卡翁達廣場,是首都人口密度最大的貧民區之一。該區主管線長度16.65公里,檢查井401個,入戶管9.821千米,入戶井719個。
管溝開挖和入戶井安裝難免對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與施工區域內居民關系處理也成為貫穿64區施工全過程的一大難題。圍墻穿越、院內開挖、材料挪運每一步都不可避免地與居民都有交集。
“這個區2400多戶人家基本上都認識我,可以說每條巷子每家每戶的門我都敲過好幾次,施工前要提前通知,還要逐個檢查每家的化糞池建在哪里,有發現與設計沖突的要及時改線。”施工員黃牧蕎說道。
雖然大多數的居民都表示可以理解,但總有一些“釘子戶”不愿意配合。“這是贊比亞政府實施的惠民工程,目的是解決你們的地下水污染問題,集中進行處理排放,為咱們創造一個更衛生、更健康的生活環境。”施工人員以2016年肆虐的霍亂為例,分析污水隨意排放帶來的危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磨破了嘴皮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最終保證了施工的順利進行。
“為了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我們都是盡量當天開挖,當天回填,這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為中國水電品牌贏得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我們是專業化隊伍和流水線作業”
當天開挖回填——說著容易,做起來卻遠遠沒有想象中這么簡單。緊密的工序銜接、高效的管理水平、優良的施工質量無不要求一支專業而優秀的施工隊伍。
盧薩卡環境衛生項目以打造屬地化管理樣板為目標,在成立之初便嚴格控制中方人員數量,而面對勞動力技能水平和素質普遍低下的當地職工群體,項目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創新性地推行程序化管理,把所有的工序分解,成立管溝開挖、鋪沙裝管、回填夯實、井圈井蓋安裝等專業化隊伍,實行流水線作業。”代可銀說:“其實每道工序無論難易都是熟能生巧,只要工序銜接緊密,這種管理模式下,當地員工生產效率會逐漸提高,施工質量也能得到保障。”
“我是三個月前從下凱富峽項目調過來的,當時一起過來的還有8名當地測量工,經過短短的適應加上之前的實踐經驗,我很快就上手了。”測量工馬修斯一邊記錄著數據,一邊聊道。
測量工作貫穿管網施工每道工序的始終,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一名中方測量員,所有作業面的測量、數據記錄分析均由當地員工獨立完成。“這是公司和項目對我的考驗和信任,我們也得更加地細心和認真,擔負起一名中方測量工的責任。”馬修斯看著正在回填的管溝微笑地說道:“工程的順利推進,一個個工作面的圓滿完成都給了我莫大的成就感,也鞭策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工作中去。”
除此之外,專職安全員等崗位也全部由當地員工擔任,中贊員工平均比例約1:30,最高達1:67,是目前非洲區域屬地化程度之最。
“帶著防疫包掀起復工高潮”
2020年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各區施工漸入正軌,正當環衛項目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的時候,贊比亞出現了首例新冠疫情感染者,隨后感染病例逐漸增加,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首都盧薩卡成為贊比亞的重災區,項目部所在地奇爾薩社區又被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劃分為盧薩卡的高風險區域,距離項目部僅有百米的英雄體育場是南非入境司機的集中隔離點,檢測出多例陽性。
4月1日,公司下發通知要求項目正式停工。“當時的贊比亞政府只是要求學校、酒吧等公共場所暫時關閉,但并未下發停工指令,所以我們的停工計劃遭到了業主的強烈反對。”田長連說道:“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我們還是堅持停了,并且按照公司及海外部的防疫要求嚴防死守,把疫情防控始終作為重中之重。”
疫情愈發嚴重,工期愈加緊張,項目在停工期間,積極組織施工方案編制、物資材料的需求計劃,隨時為復工復產做好準備。“由于業主提供的設計圖紙老舊,許多地方與現場不符,大量的部位需要設計變更,所以我們在停工那段時間進行了現場踏勘,把每個井基本上全部走了一遍,為后來恢復施工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項目技術部杜曉帆說道。
當時的盧薩卡沉浸在對疫情的擔憂和恐慌中,他們還是義無反顧選擇了“逆行”,走向危機四伏的一線,走向人口密集的社區,走遍圖紙上每個角落。現場勘察、位置復核、地形測量、設計優化……都一一完成,截至目前,土石方開挖、井圈等多項優化共節省成本約10萬美元。
“項目復工得到了集團公司、公司及海外部的高度關注,各級領導前后十余次視頻巡檢,分局領導輪流在項目監督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解決項目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遇到的各種困難,陪我們渡過難關。”說到這里,田長連有些動容。
業主不斷向項目部施加壓力,并計劃提出終止合同,6月1日,項目部在公司、海外事業部及非洲分局的指導下有序復工復產,非洲分局局長周慶國第一時間趕赴項目部,在最困難的時期與職工并肩站在了最危險的一線,不僅督促了生產,更是穩定了人心。
“項目部嚴格按照復工復產方案組織生產,始終堅持防疫大于一切,做好現場的疫情防控工作。”為此,每名職工都配有“防疫雙肩包”,口罩、酒精洗手液、濕巾、消毒水、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通通配齊,5月27日,項目部正式復工,迅速掀起大干高潮。
“我們對中國水電充滿信心”
由于項目進度嚴重滯后,工期壓力日益嚴峻,為加快項目施工進度,提高中方員工的積極性,8月份開始對環衛項目的預制場預制混凝土、管道安裝和井室施工進行計件承包考核。
“除了規定每月需要成的工程量之外,還根據市政工程定額和項目實際情況規定主材損耗率,節約的材料按照購買價格的20%獎勵給相應人員,超出的材料從獎金中扣除,在保證進度的同時合理控制成本。”項目經營合同部經理張炳文說道:“若某工序出現安全或質量事故,導致后續施工無法進行的,則獎金全部予以扣除。”
“與7月份相比,計件后8月和9月項目部日均產值提高18.03%,中方人員日均產值提高19.97%,平均施工效率提高39.50%。”分局經營管理部錢德虎結合近兩個月來項目部的產值情況分析道。
“我們也是專業的隊伍干專業的活,模板拆裝、混凝土振搗、灑水養護等都有專門的隊伍,熟能生巧他們也會自己琢磨怎么能干得更好更快,中方人員就負責加強督促指導和解決問題,白班夜班輪流工作,爭分奪秒提高效率。”預制場負責人李向東說道。計件承包后,井圈井蓋預制效率提高最為明顯,可達到67%,與外購相比,每月可節約10萬美元。
“卡翁達區的主管網施工已經基本完成,入戶井檢查井預計也能在七月底全部完成,這是一個有擔當、有實力的團隊,我們對中國水電充滿信心。”6月19日,業主單位贊比亞國家水務局合同部經理卡里克卡在接受贊比亞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
徹底扭轉業主單位對項目的態度,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成績的背后不僅是項目團隊的齊心協力,還有來自非洲分局這個強大后盾的傾力支持。
“首個市政項目的圓滿履約意義重大”
為加快施工進度,解決實際困難,分局充分發揮管理前移優勢,加強對項目的履約管控,多次組織分局領導班子、分局各職能部門及在建項目經理召開盧薩卡環境衛生項目履約專題會,集思廣益,統籌協調資源,全力以赴保障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
“咨詢對施工圖紙與施工方案回復緩慢,可以依照合同條款對咨詢發送變更通知,做到有理有據。”
“從下凱富峽項目抽調的修理工,下周一可以到達環衛項目。”
“NC106項目的隨車吊會盡快協調到位。”
“施工變更中,由于業主方造成的進度滯后等方面,保留好索賠依據,為日后變更索賠提前做好準備。”
“雨季即將到來,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員工安全培訓,長期緊抓項目防疫安全,保證員工的防疫物資發放,同時加強疫情防控的保護級別,確保一線人員的健康安全。”
……
2020年3月,分局總工程師劉元廣到項目駐扎,解決井蓋預制難題、編排計劃方案、指導項目施工,為項目生產經營打下一針“強心劑”;2020年5月,分局長周慶國守在一線、穩定職工情緒、解決現場困難,為項目復工復產吃下一顆“定心丸”。
防疫物資不足,分局次日就派車送到;施工車輛不夠,兄弟項目二話不說緊急調撥;技術力量薄弱,分局技術部全員搬到項目上;生產人員短缺,下凱富峽項目在蓄水發電人員不組的情況下仍然抽調精英全力支援;工資造發、人事報表、分包管理、經營活動分析、物資采購清關等工作均由分局各部門協助進行,以使項目集中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到現場生產上去。
“可以說,如果沒有公司、分局和各項目的支持,我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田長連說道:“盧薩卡的市政管網升級市場潛力巨大,作為公司在贊比亞的首個市政項目,其順利圓滿履約對于市場開拓的意義重大。”如今,卡翁達區主管線和檢查井施工全部完成,CSU-1、CSU-2、CSE-7等重點施工部位施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項目建成后,預計將解決首都10%-15%人口的污水處理問題,為建設更加美麗清潔的盧薩卡,提高盧薩卡衛生水平,降低霍亂等疾病傳染率具有重要意義。
不遠處,卡翁達區上方藍天白云美得像油畫,幾個光著腳丫、編著小辮子的贊比亞孩童依舊在跑著笑著,眼睛里閃著星星。
管道吊裝
贊方員工在做測量
卡翁達區觀看施工的孩童